网站首页 行业资讯 健康常识 在线商城 客户服务 金卡查询 接种门诊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免疫信息 >>正文
手足口病的识别
来源:湖北疾控中心网 发布时间:2009-04-07 浏览:

疾病发生和发展

潜伏期为2-6天,通常3-4天。患者为突然发病,约半数患者出现发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即有部分皮疹形成疱疹,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大多数孩子伴发热,约37℃-38℃,个别可达到39℃甚至40℃。病毒进入人体内后人体的免疫功能必然会引起足够的强烈反应。一旦人体内免疫功能很强时,许多病毒即被机体所清除。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10天左右可以康复,极少数可因病毒对机体造成严重病理损害。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患病部位是在手、足、口。大多数患儿最初表现为口腔溃疡,在口腔、舌面上及颊粘膜、上颚粘膜可见到小红点,基底呈灰白色,周围红晕的红色栗米样疱疹。有的患儿患病时手掌面、足掌面及足跟边缘可见到数个到几十个小红点,红点大小如半粒大米,随着病情的发展也可在四肢出现小红点,但不多见。这几处病损可同时出现,也可先后出现。发生此病时幼儿会感到红疹之处又痛又痒,嘴痛影响进食,大多数孩子伴发热,约37℃~38℃,个别可达到39℃甚至40℃,整个病程约10天左右。

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即有部分皮疹形成疱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手指,或足趾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以及会阴部。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疱疹呈卵圆形,单房性,直径多为2-5mm,最大可达10mm,内含微混浆液。一般不破溃,续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呈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疤痕。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和疱疹,多与皮疹同时或稍晚1-2天出现。患儿咀嚼时疼痛,并拒食、流涎。80%的患者手、足、口均出现病损。

诊断原则

诊断依据

①好发于夏秋季节。②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③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④病程经过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可见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并发脑膜脑炎时,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多,并发心肌炎时心电图可见异常。

病毒分离:采集患者发病初期咽分泌物、疱疹液或粪便标本,接种敏感细胞或乳鼠分离病毒,阳性率可达50%。疱疹液分离到肠道病毒可作为手足口病的确诊依据。标本经脑内、腹腔或皮下、肌肉接种出生后24-48小时乳鼠,于感染后2-10天出现后肢麻痹、掌心朝上翻。被视为Cox A组病毒感染的特征。

血清学试验:采集病人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以ELISA、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检测抗体,恢复期血清抗体有4或4倍以上升高者,有诊断意义。

 
会员登陆 USERLOGIN
 数据加载中...
相关信息 XIANGGUANXINXI
Copyright 2009-2010 Child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Xml/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