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行业资讯 健康常识 在线商城 客户服务 金卡查询 接种门诊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免疫信息 >>正文
夏季警惕误食毒蕈中毒
来源:湖北疾控中心网 发布时间:2008-08-11 浏览:

进入8月份来,在我省丹江口市、宣恩县、郧县等地先后连续发生村民误食毒蕈中毒事件,导致多人中毒,引起死亡。因该类事件发生频次高、后果严重,引起了我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在此,我们把毒蕈的种类、选购加工食用方法以及中毒后救护等知识给广大市民做个介绍。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地区,夏季雨水充沛,气温较高,非常适合野生蕈类的生长。野生蕈类因其营养价值较高、口感鲜美,近年来成为人们桌上的常见佳肴。在我省农村尤其山区的居民有自行采食野生蕈的习惯,加之夏季是野生毒蕈的生长旺季,为预防毒蕈中毒事故再度发生,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对蕈类的鉴别能力,对不确定的野生蕈一概不要采食和购买食用。

毒蕈俗称毒蘑菇,种类较多,我国已鉴定有毒蕈类约80余种,常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毒蘑菇有鳞小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菌、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菌、亚稀褶黑菇等。其中含剧毒能致人死亡的有10多种,以毒性很强的红色捕蝇蕈及白帽蕈为多见。

由于毒蕈种类繁多,形态各样,普通市民无法全部识别。在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极毒种类或有典型中毒特性的毒蕈特征供大家参考:

一、致命的毒蘑菇

 1、白毒伞形态与毒伞相似,整体乳白。菌盖宽约10厘米,菌柄较细长。白毒伞分布较广,极毒,人误食50克左右,就会致命。

2、鳞柄白毒伞整体乳白或褐色,菌盖宽大且厚,菇柄似鱼鳞状,较细长。多分布在湿润的山林之中,极毒。

3、肉褐鳞小伞一般菌盖5厘米左右,且褐色鳞片,有菌环但无菌托。此菌分布在山林、草原、旷野、溪边,近年曾引起大量中毒。此菌毒性大,潜伏期长,死亡率高。

 二、导致精神反常的毒蘑菇

1、花褶伞是生长在粪堆上的蘑菇。菌盖小,呈半球形,菌柄细长可达16厘米,菌褶黑色,常有浓淡相间的花纹。中毒后,表现精神反常,大声狂笑,严重时说话困难或昏迷不醒。这类蘑菇北方称狗尿苔,南方称笑菌。

2、毒蝇伞菌体含有使苍蝇致死的毒素。菌盖最大至20厘米,鲜红至橙红色,具白色颗粒状鳞片。菌柄、菌环及菌托纯白色。在林区均有分布。误食产生如醉如痴的感觉。一般中毒后6小时发病。

 3、玫毒伞类似毒蝇伞,分布广,误食出现胡言乱语、昏迷或幻视。菌盖约10厘米,表现褐色被白色小疣,也叫白芝麻菌。

 4、墨汁鬼伞多生长在林中,路旁、草地上、丛生。食后可轻度中毒,特别与酒同吃,最易中毒,中毒后可引起精神不安、心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耳鸣虚脱、发冷。

三、导致呕吐、腹泻的毒蘑菇

 1、毒粉褶菌在我国南北地均有分布。中毒后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能致命。

2、毒红菇形态小实体大,亦名呕吐红菇,分布各地,菌盖珊瑚红色,宽约9厘米,表皮易剥离,边缘有条棱,味麻辣。误食病急,呕吐腹泻,面部肌肉抽搐,甚至死亡。

 3、白乳菇色泽多样,形小体大,菌盖、白色、光滑,菌褶与孢子白色,乳汁白色,菌柄通常短,食时很辣,食后呕吐。

四、怕见阳光的毒蘑菇

1、胶陀螺别名猪嘴,是生长在林中的木生菌。新鲜时柔软、有弹性、味美,分布广。近年发生中毒较多。食后脸部红肿、发痒,火烧似的疼痛,尤其怕见阳光,暗处则可减轻痛痒。

2、鹿花菌是形态特殊的菌类。误食后常出现急性溶血、血尿,面部红肿、发痒、疼痛,阳光晒时,病情加重,严重时2天死亡。

为防止毒蕈中毒事件的频频发生,在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毒蕈和可食用蕈类的识别能力的同时,还是提醒大家切勿采摘、购买自己无充分把握的野蕈为宜。通过在购买、加工、食用等各个环节把好关,预防中毒事件的发生。

1、选购:由于蕈类形态各异,颜色不一,目前还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标准。民间一些鉴别蕈类是否有毒的方法主要是从蕈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如蕈盖、蕈柄、蕈环、蕈褶及蕈托等各部分的形状、颜色及特点,生长季节和环境等加以识别。如颜色鲜艳、菌盖上长疣的有毒;不生蛆、不长虫的有毒;有酸臭味的有毒;煮后能使大蒜和银器变黑的有毒等。但仅凭以上这些特征来鉴别蕈子是否有毒的做法并不可靠。如色彩不鲜艳、外观丑陋的肉褐鳞小伞、秋生盔伞固然有毒,同样艳丽无比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蕈。而有毒的蕈子与银器同煮后变黑的说法更不可靠。事实证明,蕈子毒素中没有一种会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而变成黑色。不生虫、食味臭的并非都有毒,如著名的豹纹毒伞是蛤蝓和蛆虫的“美味佳肴”。目前惟一可靠的毒蕈鉴别方法是:根据蕈类形态学特征分类进行鉴定,但此法非专业人员无法做到。因此,我们在选购蕈子时一定要谨慎,应选购较常见、曾经吃过的蕈子。自己没有吃过或不认识的蕈子尽量不要轻易购买食用。

我们也可以通过简易的生物化学方法,帮助鉴别蘑菇的有毒成分。例如,在一小块报纸上,涂上鲜蘑菇捣碎压出的汁液烘干后,在纸上滴一滴浓盐酸,如果在1—20分钟内,呈现蓝色,就是含有毒伞肽。如果滴上盐酸后,立即呈现红色或半小时后又变为浅蓝色,则是含有色胺类毒素的柠檬黄伞等毒蘑菇,此外,如鳞柄白毒伞菌内遇到氢氧化钾变金黄色,毒伞遇到硫酸呈青紫色,豹斑毒伞呈橙黄色等。

2、加工:加工烹调蕈子时不论是哪种常食用的野生蕈子都不要凉拌生吃;炒吃或烧汤时一定要炒熟煮透,不要急火快炒,炒前最好在沸水中煮3至5分钟后再炒,以破坏有些蕈子中的毒素;切蕈时蕈片要尽量切薄、切均匀,否则混有少量厚蕈片没有炒熟,容易发生中毒。粘在锅铲上的蕈片要清除下锅翻炒。烹饪时间不要太短,一般不能少于15分钟,以便通过加热分解和破坏毒素,减少和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3、食用:食用蕈类时尽量只吃一种,吃的数量也不宜太多。在进食蕈子时或进食蕈子前后最好不要饮酒。因为有些蕈子中的毒素会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或促进毒素的吸收加重中毒损害。在服药期间也最好不要食用蕈子,以避免不必要的后果发生。

由于夏季是毒蕈生长的旺季,且由于某些毒蕈的外形与无毒蕈相似,误食野生毒蕈中毒事件经常发生。假如不小心误食野生毒蕈中毒后应该怎么办?

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蕈中毒,还是其他食物中毒。不管自己能否准确判断中毒类型,都应该保留蕈子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其次,立即叫救护人员赶往现场。在等待救护人员赶到现场期间,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第三,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流失,防止休克发生。

第四,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第五,肝炎型患者在假愈期仍应采取保肝等一系列措施。

第六,可用甘草1—2两,绿豆1—4两,水煎内服;或用带藤金银花4两煎服,也可将鲜金银花或嫩叶洗净嚼服。

在医学上,通常采用及时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以迅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尤其对误食毒伞、白毒伞等毒蕈者,其发病时如已距食蕈6小时以上,仍宜给予洗胃、导泻等治疗。洗胃、灌肠后导入鞣酸、活性碳等可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此外还可根据中毒症状及种类给予相应药品辅助治疗。

 
会员登陆 USERLOGIN
 数据加载中...
相关信息 XIANGGUANXINXI
Copyright 2009-2010 Child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Xml/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