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俗称打摆子、打脾寒,是由一种叫按蚊的蚊子叮咬人而传播的寄生虫病,病原体为疟原虫。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四种,相应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疾。疟疾的传播是当蚊子叮咬病人时,将疟原虫吸入蚊体内,并在蚊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后,当蚊子再次叮咬吸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他人,使他人感染疟原虫而得疟疾。疟原虫进入人体内首先在肝细胞内发育,破坏肝细胞,然后进入血液在红细胞中发育,破坏红细胞,多次发作引起病人肝、脾肿大和贫血,小孩会影响发育,孕妇会引起流产。恶性疟常常出现重症疟疾——“脑型疟”,即高热不退、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或昏迷,如不及时抗疟治疗会引起患者死亡。
疟疾的典型症状是一冷、二热、三出汗,周期性发作,间日疟2天发作一次,恶性疟一天发作一次。得了疟疾要及时就医,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检疟原虫进行诊断和治疗。间日疟治疗用磷酸氯喹和磷酸伯氨喹两种药联合服用,病人要坚持服8天药,才能根治,若不服促8天药,病人不仅再次发病,而且体内的原虫还会传给他人。
疟疾是全球广泛关注的三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疟疾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流行,约有40%的人口生活在疟区,其中23亿人受到威胁。每年患疟疾人数约3.5 -5亿人,死亡人数达270万,在非洲每30秒有1名儿童因疟疾病死亡。
目前,我国有23个省(市、区),1000多个县报告有疟疾病例,其中有6个省,24个县为疟疾高发区,在高疟区局部时有暴发点发生,在云南、海南有恶性疟传播。我省属间日疟流行区,疟疾发病较高的有13个县(市、区),受疟疾感染威胁人口1600多万人。
近年来,由于我省流动人口增多,尤其是劳务输出到高疟区甚至有恶性疟流行的非洲、东南亚等国家以及我国云南、海南打工的人员逐年增多,外出务工人员对疟疾抵抗力低,加上个人防护条件差,在疟疾流行区常感染疟疾而发病,有的人回国或回乡后发病,个别病人回国后未及时就医,延误了抗疟治疗的时机,发展为重症疟疾甚至死亡。
全社会携手,共同抗击疟疾。在我省每年的6-9月是疟疾的传播季节。各地要结合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参与,治理环境,填平坑洼,减少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减少疟疾的传播,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预防疟疾的最有效的办法,一是防止蚊虫叮咬,流行区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晚上睡觉要挂蚊帐、最好是使用经药物浸泡过的蚊帐,夜晚不要在室外漏宿,居民住房或民工宿舍要按设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野外作业人员要穿长袖衣服或在暴露的皮肤上擦驱蚊剂,减少蚊虫接触和叮咬,从而减少疟疾的传播。二是住在高疟区或到高疟区工作的人员要定期服用预防药。三是个人一旦出现发冷、发热的症状要及时看医生,早期血检疟原虫,早期诊断,早期抗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