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门诊报销调至90%,职工住院每年最高报销30万;北京医改方案征民意
历时一年调研,经40余次修订,北京医改方案(《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日前出炉,全文发布于首都之窗,公示一周,征集民意。
方案重新布局医疗资源
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2年,北京在卫生事业方面投入将达337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承担156亿元,区县财政承担181亿元。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介绍,昨天公布的北京医改方案,仅仅是今后两年的改革构思和实践规划。在该方案之后,还将有20多份致力于解决医保、基层医疗、公立医院改革等具体问题的配套方案,相继公布。
由政府掏钱注入医保基金,减轻负担,缓解“看病贵”,仅仅是北京医改的目标之一。
北京医改方案明确提出重新布局北京的医疗资源,构建区域医疗中心和有序诊疗格局等一系列特定的改革目标;计划通过鼓励大医院共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可在社区“多点执业”、大幅提高社区门诊报销比例等经济杠杆以及社区全科医生能为患者预约转诊大医院等便民新政,引导患者合理分流。
在国家医改部署的基础之上,北京根据自身能力,提出1750万常住居民均等享有社区“家庭医生”和42项由政府埋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突破户籍限制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和均等化,彰显了北京医改的原则和方向???在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
北京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院
在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看来,“一家民营医院,如果能为周边居民提供高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或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居民认可,政府就会去花钱购买它的服务。”
在这样的改革逻辑基础上,北京医改方案提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级各类医院机构。韩晓芳诠释说,在区域医疗资源规划整合的大背景下,北京医改同样鼓励一些公立大医院,运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改组改制,向医疗集团化或股份公司的方向发展,在市场主导下,用优质医疗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
■ 医改任务
改革医药卫生管理体制
●建立首都医药卫生管理协调机制
按照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的要求,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设立市医院管理机构
设立由市卫生局管理的市医院管理机构,负责市属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等。
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医疗保障体系
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力争提前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都达到90%以上的目标。
●健全公平可及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整合优化120和999急救资源,探索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
●建设运行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编制首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根据具体情况,将部分二级医院转为区域医疗中心、特色专科医院、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划归三级医院。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科设置,加快儿童医疗机构建设,有效缓解儿童看病就医实际困难。
●完善安全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基本药物全部实行全市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健全医药卫生运行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政府投入重点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等给予补助。
●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有升有降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结构。2010年,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药品,试点探索进行销售价格差别差率管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药品价格的差别差率政策。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个方向,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投入机制、运行模式和考核评价制度。
●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根据首都市民健康需求和疾病谱的变化,把高血压、糖尿病等“十大危害疾病”列入科技攻关项目,确定优先发展、重点支持。
●健全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机制
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对基本药物实行全覆盖的质量抽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