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救援队伍的心理创伤减到最低
组织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人员,参与、成立对进行生命救援的消防武警、公安干警和广大干部等组成的一线抗震救灾队伍的保障队伍。在对一线队伍提供后勤保障的同时,提供及时和实时心理危机干预,保障一线队伍的心理健康,把救援队伍的心理创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先对枢纽人群进行心理辅导
建立心理辅导站,组织外地和当地专业人员对枢纽人群(干部、教师、医护人员等)进行心理辅导。枢纽人群肩负着帮助和联系其他受灾群众的任务,同时也是受害者。他们往往也在灾难中遭受了财产损失,甚至失去了家人,内心有创伤,同时工作条件很差并很累。因此,首先应对枢纽人群进行心理辅导,以提高干部对群众、教师对学生、医护人员对伤病员的心理辅导能力。
中年女性为主要心理援助对象
中年女性往往是经济压力较大或丧亲较多者。这些高危人群出现心理问题并不会主动求医问药,很难被医院的心理援助所覆盖。据我们调查,所有发生自杀的案例都没有到医院看过心理医生。因此,心理援助者需通过走访,了解需要进行心理援助的具体对象。同时,应调动妇联的力量,把农村的中年女性组织起来,开展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以有效预防女性抑郁和自杀。
利用手机开展心理服务
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减压热线是预防自杀的有效方法。由于灾区人口众多,地域分散,按照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很难有效帮助大多数需要帮助的人群。而利用手机和“110”、“120”、“12355”热线建立联动网络,降低或减免灾区的手机或电话通信费用,可解决心理服务专家的问题,为灾区群众提供贴身、便利、及时的心理援助。
开展心理援助态度需谦逊
心理援助不仅仅是心理咨询,还要通过多种手段,帮助灾区群众抚平心理创伤,恢复社会支持系统,补充灾区群众的心理能量,从而最终使受灾者自立自强的过程。心理援助者既不能以救世主自居,也不能以老朋友自居,而要以一个年少、懂事的儿子与年迈力衰但是很有威严的父亲在一起的态度,或是一个刚到单位的为人谦逊的年轻人与领导在一起的态度,为对方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
开展适合安置点的文体活动
由于心理服务需求巨大,而提供心理服务的资源与队伍严重不足,这就会产生很多心理服务空白区。因此,建议各级共青团、妇联和民政部门在心理专家协助下,开发一些适合在板房区环境中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增强板房区的人际信任,提高自信心和安全感,减少负性情绪和退缩行为,预防自杀和各类成瘾行为,增强社区和谐氛围,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心理援助应纳入灾区重建计划
心理援助应摆在与灾区硬件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建立“政府统一领导、财政积极支持、专业机构发挥作用、党群组织共同参与”的心理援助工作机制,并把做好灾区心理援助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抓好。